学术报告预告-烟台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高端论坛
讲座主题:烟台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高端论坛
讲座时间:2019年9月10日 9:00
讲座地点:生命科学学院化东317
报告一:神经干细胞的调控机制
主讲人:焦建伟(博士)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神经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研究组组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领军人才”,中科院“百人计划”引进人才。生理学会理事,细胞学会干细胞生物学分会委员,神经学会神经发育与再生分会委员。2002年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得博士学位,2002年到2007年在美国哈佛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08年被提升为Instructor。2009年到2011年在中科院神经所任研究员。2011年8月加入中科院动物所,任研究员,神经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研究组组长,博士研究生导师。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神经干细胞分化的机制研究,micoRNA或表观遗传分子在神经发育中的作用,以及神经干细胞的重编程研究。研究成果发表于J Cell Biol,PNAS,Cell Rep,Nucleic Acids Res,Cell Res等杂志共计40余篇。
报告二:Molecular regulation of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development
主讲人:刘峰(博士)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领军人才”,中科院“百人计划”引进人才、终期评估优秀。担任国际斑马鱼学会执行委员、中国动物学会斑马鱼分会主任委员、发育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任秘书长以及中国国家斑马鱼中心理事会理事等社会职务。2009年入选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百人计划”,并在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血液和心血管发育实验室。1999年在中国科学院遗传所获分子遗传学博士学位。2000-2002在新加坡分子农业生物学研究院(现IMCB)做博士后,开始利用斑马鱼模型从事造血系统的发育生物学研究;2003-2005在美国Vanderbilt 大学医学院从事斑马鱼血管生物学研究;2006-2008在英国牛津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WIMM)利用斑马鱼和非洲爪蟾从事造血干细胞的基础研究。刘峰博士首次建立了斑马鱼cDNA芯片并成功应用于筛选早期发育特异性的基因;其中Lysozyme C已成为斑马鱼髓系细胞最常用的分子标记之一;在牛津大学的工作集中在斑马鱼造血干细胞的起源、心血管发育和分子调控网络的研究,系统阐明了斑马鱼基因组中整个ETS转录因子家族、各个成员的时空表达图谱,并进一步发现Fli1是调控血液和内皮细胞发育分化的主控基因,并和Erg协同调节血管生成(Angiogenesis),Etsrp既调控内皮细胞分化又控制髓细胞的发育。以通讯作者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多篇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包括:Nature、Dev Cell、EMBO J、PNAS、J Exp Med、Blood、Nat Commun、Cell Res和Development等。
报告三:Wdr62通过与Cep170相互作用参与减数分裂过程纺锤体组装
主讲人:高飞(博士)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干细胞与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划”引进人才。2001年在中科院动物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2001年至2003年在美国贝勒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03年至2008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D Anderson肿瘤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2008年入选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百人计划,2015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主要研究方向为哺乳动物性别决定,性腺早期发育,以及生殖细胞减数分裂调控。迄今为止在Plos Genetics, Human Molecular genetics、JCI、PNAS、Development、MCB , BMC Biology, Biology of Reprodution等杂志共发表论文30余篇。
报告四:男性不育发病机理
主讲人:李卫(博士)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干细胞与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蛋白质修饰与配子发生研究组组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科院“百人计划”引进人才。1998年和2003年于兰州大学获得学士及博士学位。2003年8月至2009年5月分别在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和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NIDDK从事博士后研究。2009年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引进海外杰出人才。李卫研究员主要从事蛋白质泛素化和类泛素化修饰的分子机制及其在配子发生过程中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从配子成熟、减数分裂、体细胞-生殖细胞互作和干细胞维持与分化四方面系统深入地解析泛素化和类泛素化修饰在配子发生和干细胞维持过程中的调控机理,为生殖和衰老相关疾病的诊治提供新的靶点和思路。迄今已在Nature、Nat Commun、J Cell Biol、EMBO J、PNAS、Cell Res、Nucleic Acids Res、Autophagy、Cell Death Differ、EMBO Rep、eLife等杂志发表论文70余篇。
报告五:基因编辑猪的育种和生物医学应用
主讲人:赵建国(博士)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干细胞与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蛋白质修饰与配子发生研究组组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划”引进人才。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大学兼职博士研究生导师。J Mol Cell Biol、J Integr Agr、Sci Rep等杂志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1. 通过化学诱变进行猪全基因组水平的随机突变和表型分析,建立突变家系,筛选功能基因和培育育种新材料;2. 通过基因组编辑(Genome Editing, GE)技术进行猪的基因组遗传修饰进而改善猪的农业生产性状或构建生物医学研究的大动物模型;3,猪早期胚胎发育的表观遗传调控和体细胞核移植。近年来在PNAS、Blood、elife、J Mol Cell Biol、Hum Genet、Sci Rep、Biol Reprod、Cell Reprogram、Reproduction、Plos one、Reprod Fertil Dev和Mol Reprod Dev等期刊共发表SCI 论文20多 篇。